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一圖讀懂】胎兒血液循環模式圖






(一)胎兒血液循環途徑



  1. 來自胎盤的血液進入胎兒體內分3支:一支臍靜脈從胎盤經臍帶至胎兒肝。一支與門靜脈匯合入肝,此兩支血液經肝靜脈入下腔靜脈;另一隻經靜脈導管直接入下腔靜脈。下腔靜脈是混合血有來自臍靜脈含氧量較高的血液,也有來自胎兒身體下半身含氧量較低的血液。




  2. 卵圓孔位於左右心房之間,其開口處正對下腔靜脈入口,下腔靜脈入右心房的血液,絕大部分經卵圓孔進入左心房。上腔靜脈進入右心房的血液,流向右心室,隨後進入肺動脈。




  3. 肺循環阻力較大,肺動脈血液絕大部分經動脈導管流入主動脈,僅約10%血液經肺靜脈入左心房。左心房血液進入左心室,繼而進入主動脈直至進入全身後,經腹下動脈再經臍動脈進入胎盤,與母血進行交換。可見胎兒體內無純動脈血,而是動靜脈混合血。進入肝,心,頭部及上肢的血液含氧量較高及營養較豐富以適應需要。注入身體下半部的血液含氧量及營養較少。


    臍靜脈血富含氧和營養,大部分血液經靜脈導管直接注入下腔靜脈,小部分經肝血竇入下腔靜脈。下腔靜脈還收集由下肢和盆、腹腔器官來的靜脈血,下腔靜脈將混合血(主要是含氧高和豐富的血)送入右心房。從下腔靜脈導入右心房的血液,少量與上腔靜脈來的血液混合,大部分血液通過卵圓孔進入左心房,與由肺靜脈來的少量血液混合後進入左心室。左心室的血液大部分經主動脈弓及其三大分支分佈到頭、頸和上肢,以充分供應胎兒頭部發育所需的營養和氧;小部分血液流入降主動脈。從頭、頸部及上肢迴流的靜脈血經上腔靜脈進入右心房,與下腔靜脈來的小部分血液混合后經右心室進入肺動脈。胎兒肺無呼吸功能,故肺動脈血僅小部分(5%~10%)入肺,再由肺靜脈迴流到左心房。肺動脈大部分血液(90%以上)經動脈導管注入降主動脈。降主動脈血液除經分支分佈到盆、腹腔器官和下肢外,還經臍動脈將血液運送到胎盤,在胎盤與母體血液進行氣體和物質交換后,再由臍靜脈送往胎兒體內。


    胎盤的血液循環和胎盤膜
    胎盤內有母體和胎兒兩套血液循環,兩者的血液在各自的封閉管道內循環,互不相混,但可進行物質交換。母體動脈血從子宮螺旋動脈流入絨毛間隙,在此與絨毛內毛細血管的胎兒血進行物質交換后,由子宮靜脈迴流入母體。胎兒的靜脈血經臍動脈及其分支流入絨毛毛細血管,與絨毛間隙內的母體血進行物質交換后,成為動脈血,又經臍靜脈迴流到胎兒。


    胎兒血與母體血在胎盤內進行物質交換所通過的結構,稱胎盤膜(placental membrane)或胎盤屏障(placental barrier)。早期胎盤膜由合體滋養層、細胞滋養層和基膜、薄層絨毛結締組織及毛細血管內皮和基膜組成。發育後期,由於細胞滋養層在許多部位消失以及合體滋養層在一些部位僅為一薄層胞質,故胎盤膜變薄,胎血與母血間僅隔以絨毛毛細血管內皮和薄層合體滋養層及兩者的基膜,更有利於胎血與母血間的物質交換。


    (二)胎兒出生后血液循環的變化
    胎兒出生后,胎盤血循環中斷。新生兒肺開始呼吸活動。動脈導管、靜脈導管和臍血管均廢用,血液循環遂發生一系列改變。主要變化如下:





  4. 臍靜脈(腹腔內的部分)閉鎖,成為由臍部至肝的肝圓韌帶;




  5. 臍動脈大部分閉鎖成為臍外側韌帶,僅近側段保留成為膀胱上動脈;




  6. 肝的靜脈導管閉鎖成為靜脈韌帶,從門靜脈的左支經肝到下腔靜脈;




  7. 出生后臍靜脈閉鎖,從下腔靜脈注入右心房的血液減少,右心房壓力降低,同時肺開始呼吸,大量血液由肺靜脈迴流進入左心房,左心房壓力增高,於是卵圓孔瓣緊貼於繼發隔,使卵圓孔關閉。出生后約一年左右,卵圓孔瓣方與繼發隔完全融合,達到解剖關閉,但約有25%的人卵圓孔未達到完全的解剖關閉;




  8. 動脈導管閉鎖成為動脈韌帶,出生后3個月左右成為解剖關閉。


    臍動脈 umbilical artery:是胎兒時期的動脈干,出生后其遠側段閉鎖形成臍內側韌帶,近側段管腔未閉,與髂內動脈起始段相連,發出2~3支膀胱上動脈,分佈於膀胱中、上部。






http://www.buzzfunnews.com/20181030003.html

心情煩悶需要新鮮事刺激一下嗎?請上:http://www.buzzfunnew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