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每一位中國人的歡喜之情無不溢於言表。
《人民日報》也發布了重磅視頻,場面之宏大宛如史詩,然而很多人卻看著看著淚眼婆娑。
是喜極而泣?是感嘆往昔?還是
感懷
這一切的來之不易?
港珠澳大橋真的來得不容易,其建設過程中不是被人卡脖子,就是被人漫天要價。
由於對這類超級跨海大橋的建設我們毫無經驗與技術,於是工作團要向全世界進行學習,港珠澳大橋
島隧總工程師林鳴曾回憶過下面這件事。
07年,全世界有兩條超過3公里長的沉管隧道,一條在歐洲,一條在韓國,於是他們就去韓國向對方取經。
當工作團提出希望可以看看他們的相關設備時,對方一口就拒絕了。
記住,並不是要他們提供技術,也不需要他們提供支持,只是看一眼他們的設備,就這樣的要求都被對方一口拒絕。
然後,
林鳴與身邊人只能坐著一個小船
,
遠遠的
,
遠遠的眺望了那個別人有而我們只能羨慕的造橋設備
▲林鳴
這一幕,我們似曾相識。對,就是美國航母上,那位老人踮足眺望的身影。
▲劉華清
後來才知道,韓國那座橋的沉管隧道其實不是他們自己造的,是歐洲人幫他們造的。
於是我們又到荷蘭去向當時世界最頂尖的沉管隧道公司求助,沒想到對方竟漫天要價,開出了1.5億歐元(約15億人民幣)的天價。
當我們提出給3億人民幣,只要對方提供一些關鍵性的幫助時,對方竟對我們的工作人員說,他想唱首歌。
我們的工作人員還迷惑的問翻譯,他想唱什麼歌?
對方說,他想對我們唱「祈禱」!
當一切外援成為泡影,最終我們只能依靠自己,一切從零起步,一切靠自己進行技術攻關,這個過程的辛苦,恐怕只有工程師們自己清楚。
還以沉管隧道來說,2014年底,當建設團隊安裝第15號沉管時,第一次因為天氣惡劣,風浪太大而被迫回撤。
當時氣溫只有10來度,浪高一米,很多人的衣服被大浪打得濕透
,即使是這樣,工作人員們依舊忍著寒冷堅持工作。當沉管重回塢內,一個起重班長喃喃自語「回家了,回家了,終於回家了!」,不是他自己回家了,是設備與部件安全回家了,如釋重負。
然後大家為了進行第二次安裝,
2015年整個春節
,
幾百號人一天都沒有休息
。
大年初六,大家第二次安裝第15號沉管,但又因為回淤被迫終止,當林鳴說出「可能又要回撤時」,很多人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我們沒在那種環境中,那些情感我們不會懂。
最終,在第三次安裝,成功了。
還有,為了建設人工島,要構築大型圓鋼筒,我們的一部分技術是與美國人合作的,試驗在天津進行。
我們的技術團隊進行了一次又一次試驗,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平時看似堅不可摧的鋼板,在幾百噸的力量下,就像紙一樣輕鬆爆裂。
眼看工期越來越緊,大把錢越花越多心裡也越疼,試驗始終無法成功而人工島也無法建設,他們的壓力有多大,我們可以想像。
後來經過仔細分析,原來是美國人把齒輪標準搞錯了,原因一下子找到,然後再一次進行試驗,立馬成功了。
那一刻,30多條漢子抱頭痛苦。
是啊,當一次次絕望之下,突然成功了,這種絕處逢生的宣洩,我們能懂。
▲漂亮的港珠澳大橋人工島
建設港珠澳大橋,是多少中國工程師一生的夙願,為了這座橋的現世,他們很多人從青絲熬成白髮。
比如有一位叫蘇權科的總工程師,從幾十年前就開始從虎門大橋、洞庭湖大橋、汕頭灣大橋開始積累經驗,只為有朝一日建成港珠澳大橋。
還有一些普通員工,為了建設這座大橋,
幾年不曾回家
,
當有一天突然回家時
,
孩子都不認得他們了
。自己的孩子卻不認得自己,這種酸楚,恐怕只有為人父母的才會懂得。
但是,他們無怨無悔,因為他們說,國家的成長總需要人去奉獻與犧牲,既然別人可以,自己為什麼不能去承擔?多麼平凡而又高尚的言語。
14年努力,終於成功。在經歷了無數汗水、淚水之後,
一座人類有史以來結構最複雜
、
技術難度最大
、
規模最龐大
、
長度最長的跨海大橋在中國誕生
,它像一條美麗的珠鏈蜿蜒在伶仃洋上,用自己曼妙的身姿在向世界展示著它的壯觀與壯美,也在向世人訴說著中國人的無畏與智慧。
▲港珠澳大橋
正如外國曾經刁難我們的空間站、超算、全球定位一類的那般,今天,我們同樣要感謝那些曾在橋樑建設上卡我們脖子的人,是他們再次逼中國拿了個世界第一。
是的,世界上的事,沒有中國人能不能做,只有他們想不想做!
http://www.buzzfunnews.com/20181132774.html
心情煩悶需要新鮮事刺激一下嗎?請上:http://www.buzzfunnew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